專職研究員
本館聘任1名專職研究人員,負責規劃及推動本館學術活動及口述歷史計畫。
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現任《臺灣傳播學刊》主編。專長為新聞\傳播史、文化研究、傳播社會學、媒介理論。專書《記者的重量:台灣政治新聞記者的想像與實作,1980-2005》,曾獲2011年曾虛白先生新聞學術著作獎、2016年科技部優秀年輕學者研究計畫。研究論文散見《新聞學研究》、《中華傳播學刊》等。
學歷
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學士
經歷
《臺灣傳播學刊》主編(2022.08~2024.07)
《傳播研究與實踐》執行編輯(2013.08~2017.07)
臺灣運動社會學會理事(2021.04~2023.03)
文化研究學會理事(2021.04~2023.03)
文化研究學會秘書長(2019.04~2021.03)
文化研究學會副秘書長(2017.04~2019.03)
研究專長
新聞\傳播史、文化研究、傳播社會學、媒介理論
- 期刊論文
黃順星(2022.12)。〈文人與侍從:李金銓的新聞史研究〉,《傳播、文化與政治》,16:25-52-。
黃順星(2022.04)。〈進行一場游擊戰:政治檔案中的黨外雜誌〉,《新聞學研究》,151:43-110。(TSSCI)
黃順星(2021.06)。〈槍口下討生活:《在危險中報導:記者的遇害、威嚇與安全》〉,《傳播、文化與政治》,13:175-180。(書評)
黃順星(2020.12)。〈媒社區:以媒介化理論檢視台灣社區報發展〉,《中華傳播學刊》,38:139-176。(TSSCI)
黃順星(2020.10)。〈學術藝師:讀李金銓《傳播縱橫》〉,《新聞學研究》,145:241-248(書評)。(TSSCI)
黃順星(2018.07)。〈恐怖的陰謀:1950年代初期匪諜新聞的詮釋〉,《新聞學研究》,136:91-134。(TSSCI)
黃順星(2018.06)。〈評《做為武器的圖書》〉,《傳播、文化與政治》,7:205-210。(書評)
黃順星(2017.07)。〈媒介史的末世預言:基德勒與麥克魯漢論媒介技術〉,《傳播研究與實踐》,7(2):63-92。(TSSCI)
黃順星(2017.06)。〈文化消費指南:1980年代的《民生報》〉,《中華傳播學刊》,31:117-155。(TSSCI)
黃順星(2017.04)。〈從何所來,去何所至:《新聞業危機的再思考》〉,《新聞學研究》,131:173-179(書評)。(TSSCI)
黃順星(2015.12)。〈運動新聞的國族化:以北平世界日報的運動新聞為例,1933-1935〉,《中華傳播學刊》,28:79-121。(TSSCI)
黃順星(2015.04)。〈民國報業的壟斷問題:成舍我的思考與反省〉,《新聞學研究》,123:45-90。(TSSCI)
Shun-Shing Huang(2013).From Control to Autonomy: Journalism Awards and the Changing Journalisitc Profession in Taiwan, 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4):436-455.(SSCI)
黃順星(2012.07)。〈成露茜的世新傳院革新記事,2002-2006〉,《傳播研究與實踐》,2(2):55-62。(TSSCI)
黃順星(2011.07)。〈舊聞新史:對台灣新聞史研究的思考〉,《傳播研究與實踐》,1(2):179-209。(TSSCI)
黃順星(2010.10)。〈另類的公共性:媒介空間的文化行動〉,《文化研究月報》,108:32-51。
黃順星(2010.07)。〈新聞的場域分析:戰後台灣報業的變遷〉,《新聞學研究》,104:113-160。(TSSCI)
黃順星(2009.07)。〈模糊的文人、相異的實踐 〉,《新聞學研究》,100:297-306(書評)。(TSSCI)
黃順星(2009.06)。〈廣場到劇場:阿扁的媒介奇觀 〉,《中華傳播學刊》,15: 33-91。(TSSCI)
- 專書
黃順星(2013)。《記者的重量:台灣政治新聞記者的想像與實作,1980~2005》(ISBN 978-957-732-485-6),台北:巨流。(獲2011年曾虛白先生新聞獎學術著作獎)
- C. 專書論文
黃順星(2019.12)。〈「掃黃」為名的言論控制:1950年代內幕雜誌《鈕司》週刊的內容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特藏管理組(編),《未完結的戰爭:戰後東亞人權問題》(ISBN 978-986-98247-2-9),頁155-218,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
黃順星(2018.12)。〈開放天空的台灣之音(1998-2017)〉、〈總結:跨世紀的傳承〉,何義麟、林果顯、楊秀菁、黃順星(著),《揚聲國際的台灣之音:中央廣播電台九十年史》(ISBN 978-957-763-259-3(557)),頁209-262,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黃順星(2017.01)。〈運動新聞的國族化:以北平世界日報的運動新聞為例,1933-1935〉,蕭旭智、蔡博方、黃順星(編),《傳媒與現代性》(ISBN 978-957-11-8916-1),頁133-172,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黃順星(2016.12)。〈台灣社區報發展的回顧〉,胡元輝(編),《在地翻轉:台灣社區媒體新浪潮》(ISBN 978-986-89023-4-3),頁31-35,台北市:優質新聞發展協會。
黃順星(2014.06)。〈控制到自律:新聞獎與台灣新聞事業的變遷〉,黃順星(編),《新聞媒介的歷史脈絡》(ISBN 978-986-6060-24-3),頁109-135,台北市:世新大學舍我紀念館。
黃順星(2012.05)。〈摸著石頭過河:成露茜的另類\新聞史研究〉,夏曉鵑、廖雲章(編),《發現成露茜》(ISBN:978-986-86735-4-0),頁225-248,台北市: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 D. 研討會論文
黃順星(2021)。〈政治檔案中的黨外雜誌〉,《解禁的檔案與傳播研究》專題座談,發表於「2021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中華傳播學會主辦,台北市:政治大學:2021年6月25日。
黃順星(2019)。〈媒介化的社區:台灣社區報發展的回顧與理論意涵〉,發表於「2019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中華傳播學會主辦,台北市:銘傳大學:2019年6月28日。
黃順星(2018)。〈「掃黃」為名的言論控制:1950年代內幕雜誌《鈕司》週刊的內容分析〉,發表於「政治大學數位史料與研究論壇2018:戰後東亞人權問題」,政治大學圖書館主辦,台北市:政治大學:2018年11月2日。
黃順星(2018)。〈以文化研究研究新聞史〉,發表於「2018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科技部傳播學門成果發表,中華傳播學會主辦,新竹市:玄奘大學:2018年7月1日。
黃順星(2018)。〈作為組織動員的黨外雜誌〉,發表於「2018年文化研究學會年會」,文化研究學會主辦,台北市:台灣大學:2018年3月10日。
黃順星(2016)。〈傳播/媒介史的兩種可能:M. McLuhan與F. Kittler論媒介〉,《F. Kittler的媒介理論》專題座談,發表於「2016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中華傳播學會主辦,嘉義縣:中正大學,2016年6月19日。
黃順星(2015)。〈社會教化的新聞:台灣的社會新聞1950-1969〉,發表於「傳媒與台灣現代性國際研討會」,世新大學舍我紀念館主辦,台北市:世新大學,2015年6月12日。
黃順星(2014)。〈媒改運動中的身份政治:運動策略與專業身份〉,發表於「2014年台灣社會研究學會年會」,台灣社會研究學會主辦,台北市:世新大學,2014年9月28日。
黃順星(2012)。〈新聞獎不完:台灣新聞獎的歷史分析〉,發表於「新聞、新聞人與媒介技術的歷史脈絡」,世新大學舍我紀念館、中國新聞史學會主辦,台北市:世新大學,2012年5月24日。
黃順星(2011)。〈運動如何大眾化:以北平世界日報的運動新聞為例,1933-1935〉,發表於「 中國新聞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成舍我與民國新聞史」,中國新聞史學會、世新大學舍我紀念館、柏克萊東亞研究院主辦,中國北京:北京大學,2011年3月26日。
黃順星(2010)。〈舊聞新史:對新聞典範思考新聞史研究〉,發表於「 新聞典範的挑戰與另類媒體:紀念成露茜教授國際學術研討會」,世新大學舍我紀念館主辦,台北市:世新大學,2010年5月29日。
黃順星(2008)。〈以公共之名:記者角色與知識份子〉,發表於「2008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中華傳播學會主辦,新北市:淡江大學,2008年7月5日。
黃順星(2006)。〈作為發展策略的社會行銷:可能與侷限〉,發表於「2006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中華傳播學會主辦,台北市:台灣大學,2006年7月13日。
- 技術報告及其他
黃順星(2017.01)。《傳媒與現代性》(蕭旭智、蔡博方、黃順星合編)(ISBN 978-957-11-8916-1),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黃順星(2014.06)。《新聞媒介的歷史脈絡》(主編)(ISBN 978-986-6060-24-3),台北市:世新大學舍我紀念館。
黃順星(2013.10)。《成舍我先生文集:大陸篇新聞事業》(主編)(ISBN 978-986-6060-21-2),台北市:世新大學舍我紀念館。
- 擔任研究案主持人
科技部專題研究:「反共的記憶:1970-80年代台灣的電視文化」。執行期間:2022.08.01~2024.07.31,計畫編號:MOST 111-2410-H-128-015-MY2。
科技部專題研究:「電波戰:戒嚴時期台灣廣播的技術與內容」。執行期間:2020.08.01~2022.07.31,計畫編號:MOST 109-2410-H-128-007-MY2。
國家人權博物館:「戒嚴時期涉及言論自由政治案件研究暨展示腳本計畫案」,協同主持人(計畫主持人:陳百齡)。執行期間:2019.05.01~2019.12.31
科技部專題研究:「以媒介化理論探索臺灣社區報發展史」。執行期間:2018.08.01~2020.07.31,計畫編號:MOST 107-2628-H-128-012-MY2。
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臺九十年廣播史撰寫計畫:協同主持人(計畫主持人:何義麟)。執行期間:2018.01.01~2018.06.30。
科技部專題研究:「生意難做:1980年代黨外雜誌的生產與流通」。執行期間:2016.08.01~2018.07.31,計畫編號:MOST 105-2628-H-128-001-MY2(優秀年輕學者研究計畫)。
科技部專題研究:「社會教化的新聞:台灣的社會新聞1950-1969」。執行期間:2014.08.01~2016.07.31,計畫編號:MOST 103-2410-H-128-012-MY2(新進人員研究計畫)。
國科會專題研究:「恢復疲勞到完全娛樂:1990年代台灣運動休閒新聞的轉變,以《民生報》與《大成報》為例」。執行期間:2012.08.01~2013.07.31,計畫編號: NSC 101-2410-H-128-019-(新進人員研究計畫)。
國科會專題研究:「民生報與台灣消費社會的建構」。執行期間:2011.11.01~2012.10.31,計畫編號: NSC 100-2410-H-128-040- (新進人員研究計畫)。
- 獲獎記錄
2011年曾虛白先生新聞獎學術著作獎
協同研究員
本館為建立新聞史研究群體,本館聘任相關領域學者及歷屆博士後研究員擔任協同研究員,共同推動新聞史研究。
林瑋
林瑋,1985年1月生於福建,文學博士,浙江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院長助理,浙江大學廣播電影電視研究所副所長。入選國家廣電總局全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青年創新人才、教育部全國高校“網絡教育”名師支持培育計劃、浙江省宣傳文化系統“五個一批”青年英才,浙江省之江青年學者、浙江省“新光計劃”電影類青年人才,兼任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曾任浙江大學影視藝術與新媒體學系系主任。主要關注文藝批評、文化研究。
個人網站:https://person.zju.edu.cn/weilin
現任:浙江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
研究成果:
教材
《影視批評寫作》,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3年版。
論文
- 《“算法一代”的誕生:美育復興的媒介前提》,《教育研究》2021年第7期,第81-93頁。
- 《從“流動”到“震動”:當代中國電影中的城鄉關係及其物質批判(1978-2010)》,《學習與探索》2023年第3期,第161-167頁。
- 《論21世紀初中國城市電影的身體現代性》,《電影藝術》2020年第4期,第76-82頁。
- 《城市生活本身何以是藝術?——以第六代導演的城市電影為聚焦》,《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022年第1輯,第319-329頁。
- Scroll Montage and the Cinematic, Millennium Film Journal, 2021 spring, pp. 66-75.
陳淑容
陳淑容為成功大學台灣文學博士,專長台灣歷史與文化、媒介文化、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與研究。
現任:敏實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案助理教授
研究成果:
- 陳淑容,2,〈竹林與蔗園:雲嘉地區左翼運動及其戰後遺緒(1920s-1950s),收於許雪姬主編,《「世界‧啟蒙‧在地:台灣文化協會百年紀念」(上)》。臺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頁281-308。
- 陳淑容(主編),11,《蔡秋桐詩文集》、《蔡秋桐影像集》。臺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雲林:雲林縣政府共同出版。
- 陳淑容,12,〈形塑地方意象:「員林椪柑」的興起與發展〉,《臺灣學研究》28期,頁43-66。
- Nikky Lin & Shu-jung Chen, 2018.8, “Poetry as Protest in Modern Taiwan”, boundary 2: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culture, 45(3): pp.125-147.
- 陳淑容,7,〈宣傳與煽動:工農運動與「三字集」的台灣話文文體實驗〉,《傳播研究與實踐》6卷2期,頁117-140。
- 莊雅仲、陳淑容,6,〈中型城鎮發展與城鄉新連結〉,《文化研究》22期,頁123-146
葉韋君
我的研究興趣是傳播社會學,教授媒體識讀、性別文化、日常生活研究。研究主題則是報刊史與歷史社會網絡分析。
現任:臺北教育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研究成果:
期刊論文
- 連玲玲、葉韋君(2022年9月)。製作新文類:晚清報刊的社會調查。東亞觀念史集刊,20,467-525。(THCI Core)
- 葉韋君、連玲玲、陳建安、林明宜(2021年4月)。性別、期刊與社會網絡:《婦女期刊作者研究平臺》的介紹及應用。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7,37-78。
- 葉韋君(2019年12月)。後五四時期的知識婦女:《婦女共鳴》的社會網絡(1929-1944)。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33,113-162。(THCI Core)。
- 葉韋君(2017年06月)。個人經驗與公共領域:《婦女雜誌》(1915-1931)「通信欄」研究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9,51-103。(THCI Core)。
黃國富
研究興趣: 傳播史、批判理論、傳播政治經濟學、政治傳播、族群傳播、文化研究
現任:獨立研究者
研究成果:
學術期刊
- 黃國富(2022)。〈冷戰初期建構華人「自由世界」之窗 —台灣新聞傳播研究與教育的建制化(1954- 1965)〉,《新聞學研究》,153: 1-45。(TSSCI)
- 黃國富(2015)。〈在傳統與現代性迻譯之間的媒介實踐:新加坡《叻報》的萌芽與開展(1881-1911)〉,《傳播研究與實踐》,5(2):155-192。(TSSCI)
- 黃國富(2008)。〈遲滯中突露曙光:馬來西亞的媒改行動〉,《新聞學研究》,97:283-318。(TSSCI)
- 黃國富(2008)。〈掙紮在威權體制與族群政治中的媒體改革—以馬來西亞「撰稿人聯盟」的實踐為例〉,《台灣東南亞學刊》,5(2):89-118。
- 黃國富(2005)。〈族群認同建構與媒體再現──馬來西亞兩家華文報紙再現「華小高職事件」的論述分析〉,《新紀元學院學報》,2:53—97。
研討會論文
- 黃國富(2018)。〈「傳播」想像大不同:數位時代的傳播教育探索〉,「2018年馬來西亞傳播教育研討會」。加影(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世紀大學。9月30日。
- 張維安、黃國富(2016)。〈馬來西亞留臺校友會與臺灣社會的互動關係〉,「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國際研討會。新加坡:國立新加坡大學雲茂潮中華文化研究中心。12月2~3日。
- 黃國富(2016)。〈文化冷戰初期的跨域傳播教育與宣傳–台灣政大新聞系馬來西亞學生的在地實踐〉。「國共內戰與冷戰時期的馬華文學、語言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日本新座:立教大學。10月29日-11月1日。
- 黃國富(2016)。〈影聲資本主義與跨域華人—邵氏公司的實踐(1930-1970) 〉。「現代馬來西亞華人社會與中國因素–第三屆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國際雙年會」。吉隆玻:華社研究中心。5月28日-29日。
- 黃國富(2015)。〈「代理祖國」想像的跨國權力共構:冷戰初期台灣新聞教育與馬來西亞主流意識形態的連動關係之初探〉。「華文報刊、新媒介與跨域連帶2015華文報業兩百年國際研討會」。吉隆玻:大同韓新傳播學院。12月19日-20日。
- 黃國富(2015)。〈「影聲資本主義」與跨域中華電影: 邵氏電影在東南亞的崛起(1925-41)〉。「傳媒與台灣現代性」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世新大學。6月12日。
- 黃國富(2014)。〈活字印刷與海域亞洲的機械複製時代:中文印刷資本主義在亞洲港市的萌發與移轉〉。「近現代海域亞洲的新媒介與宗教工作坊」。臺北:世新大學。6月13日。
- 黃國富(2013)。〈馬來西亞族群政治下的族群媒體與文化治理之初探:以《星洲日報》為例〉。「民主治理與公民社會」學術研討會。吉隆玻:吉隆玻暨雪蘭莪中華大會堂。10月26日-27日。
- 黃國富(2012)。〈新媒介與遠距民族主義:早期新加坡華人的「中國」意識(1881-1911)〉。「第二屆中國新聞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世新大學。5月24日-25日。
- 黃國富(2011)。〈「境外中華」的新媒介與現代性:新加坡《叻報》的初期發展〉。 「中國新聞史國際學術研討會」。北京:北京大學。3月26日。
- 黃國富(2008)。〈人在哪裡?中華傳播學的基礎反思〉。「中華文化與傳播學的開拓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廣州:暨南大學。12月13-14日。
- 黃國富(2008)。〈掙紮在威權體制與族群政治中的媒體改革—以馬來西亞「撰稿人聯盟」的實踐為例〉。「2008年台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論文研討會」。台中:亞洲大學。4月25-26日。
張勤瑩 文藻外語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現任:文藻外語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研究成果:
(A)專書
張勤瑩(2014年12月),《被遺忘的中國童年-芝罘學校與內地會傳教士子女》,新北市:台灣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B)期刊論文
- 張勤瑩(2020年12月),〈山東濰縣拘留營的日常飲食面向:以英籍外僑的視角為中心(1943-194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THCI核心期刊),110期。
- 張勤瑩(2014年09月),〈傳教士子女在中國:十九世紀內地會與芝罘學校的創校緣由〉,《文化研究》(TSSCI & THCI核心期刊),19期。
(C)專書論文
1.Chang, Sylvia C. Y. “Spreading Social Welfare and Catholicism: Social Welfare
Tientsin and its Catholic News in 1920s China” in Chen, Alexandre Tsung-Ming & Pieter Ackerman eds.,Chinese Catholicism and Missionaries from the Low
Countries from the 17th to the 20th Century in China. Leuven: Ferdinand Verbiest Institute, scheduled to be published in May 2018.
2.張勤瑩,〈二十世紀前期《使信月刊》中的台灣-以英國長老教會傳教士的事工為中心〉,收錄於王成勉主編,《華人情境下的基督教與社會關懷論文集》,台北:遠流出版社,2017年1月。
3.張勤瑩,〈太平洋戰爭期間內地會的規範及其對傳教士子女的影響-兼論「內地會傳教士子女口述史計畫」的形成〉,收錄於林治平、吳昶興主編,《跨越三個世紀的傳教運動(1865-2015)-內地會來華一百五十周年宣教論文集》,台北:宇宙光出版社,2016年12月,頁405-432。
(D)研討會論文
1.張勤瑩,〈網路社群與歷史記憶的建構:Weihsien Paintings網站中的二戰拘禁經驗〉,發表於「第17屆文化交流史:「觀念的旅行」國際學術研討會,輔仁大學歷史系主辦,2021年11月。
2.Chang, Sylvia C.Y. (2021, May). “Wartime Childhood Memory in the Digital Age: A Case Study of “Old Chefusians” and the Weihsien Paintings Websit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ldhood and Time, the IX Conference on Childhood Studies, Finland. (online participation).
3.張勤瑩,〈鐵絲網下的求學記:英國傳教士子女眼中的山東濰縣拘留營〉,發表於「戰爭下的城市」國際學術研討會,中研院近史所主辦,2018年12月。
4.Chang, Sylvia C.Y. “Diet, Childhood and War: British Children and their Experiences as Internees in China during WWII (1943-1945),” presented at “201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Food Culture: Food and Environment,” held at Griffith University, Brisbane, Queensland, Australia, 16-18 October, 2017.
5. 張勤瑩,〈兒童眼中的戰爭與拘留營—《芝罘雜誌》與前英籍拘留民的童年敘事〉,發表於「生命敘事:自我表述、醫學敘事與文化記憶」國際學術研討會,高雄醫學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主辦,2017年9月29、30日。
魏舒歌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亞太學院高級講師。先後在德國海德堡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獲得碩士、博士學位。曾于臺灣世新大學,澳洲國立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研究成果曾發表於Modern Asian Studies、Twentieth-Century China、The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y、Modern China、《史林》、《傳播研究與實踐》等雜誌。英文專著 News under Fire: China’s Propaganda against Japan in the English-Language Press, 1928—1941 由香港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中文版《戰場之外:租界英文報刊與中國的國際宣傳1928-1941》於 2020年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研究興趣包括民國時期的國際宣傳,海底電纜權的收回,清末民國時期的湖南外政。
個人網站:https://researchprofiles.anu.edu.au/en/persons/shuge-wei
現任:Senior Lecture, School of Culture History and Language,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研究成果:
Books
- 戰場之外:租借英文報刊與中國的國際宣傳(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 Beyond the Frontline: China’s Treaty-port Press and International Propaganda (Beijing: Social Science Academic Press, 2020)
- News under Fire: China’s Propaganda against Japan in the English-Language Press, 1928-1941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7).
- Living Politics: Self-Help Movements in East Asia, edited with Tom Cliff and Tessa Morris-Suzuki, (Singapore: Palgrave Macmillan, 2018).
Refereed articles
- 《1920 年代初英、美、日對在華租界英⽂報媒體資源的爭奪》(Rivalry of Britain, US and Japan over China’s Treaty-Port English-language Press during the early 1920s ), 《史林》(Journal of History), No. 3(2023): 54-67.
- “Stalemate within Stalemate: The 1923 Changsha Incident,” Modern China, vol.48, no.6 (September 2022): 1208–1237.
- “Circuits of Power: China’s Struggle for Cable Telegraph Rights from the Late Qing to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y, vol. 3 (January 2019): 113-135.
- “Recover from “Betrayal”: Local Anti-Nuclear Movements and Party Politics in Taiwan, 1980-2013” The Asia-Pacific Journal, 14:8 (April 2016): 1-22. (http://apjjf.org/2016/08/Wei.html)
- “中國租界區的英文報與南京國民政府戰前的國際宣傳”(The Treaty-Port Press in China and the Nanjing Government’s International Propaganda before the Full-Scale Sino-Japanese War),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5:1 (Jan. 2015), 157–177.
- “News as a Weapon: Hollington Tong and the Guomindang Centralized Foreign Propaganda System, 1937-1938,” Twentieth-Century China, 39:2 (May 2014): 118–143.
- “Beyond the Front Line: China’s Rivalry with Japan in the English-language Press over the Jinan Incident,” Modern Asian Studies, 48 (Jan. 2014): 188–224.
Book chapters
- “In the Name of the N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Propaganda from the Late-Qing to the End of WWII,” Global Media and Public Diplomacy in Sino-Western Relations, edited by Jia Gao, Catherine Ingram, and Pookong Ke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7), 167–184.
- “The Dilemma of the Peach Blossom Valley: The Resurgence of Rice Terrace Farming in Gongliao District, Taiwan,” in Living Politics: Self-Help Movements in East Asia, edited by Tom Cliff, Tessa Morris-Suzuki and Shuge Wei (Singapore: Palgrave Macmillan, 2018), 163–188.
- “Alternative Value Creation,” with Tessa Morris-Suzuki, in Living Politics: Self-Help Movements in East Asia (Singapore: Palgrave Macmillan, 2018), 153–162.
- “Introduction” with Tessa Morris-Suzuki, in Living Politics: Self-Help Movements in East Asia (Singapore: Palgrave Macmillan), 1–14.
- “Epilogue” with Tessa Morris-Suzuki, in Living Politics: Self-Help Movements in East Asia, (Singapore: Palgrave Macmillan), 215-218.
Book reviews
- China at War: Triumph and Tragedy in the Emergence of the New China. (Hans van de Ven,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8), China and Asia, 2 (2020): 188–190.
- Women and the Periodical Press in China’s Long Twentieth Century: A Space of Their Own? (edited by Michel Hockx, Joan Judge, and Barbara Mittl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8), The China Journal, 82 (2019): 207-209.
- Fantasy Islands: Chinese Dreams and Ecological Fears in an Age of Climate Crisis (Julie Sze, 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 2015), The China Journal, 75 (2015): 204–206.
武志勇
一位新聞傳播歷史研究學者。研究方向包括新聞政策、大眾傳媒與社會、中華文化與域外文化交流互鑒。
現任: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師範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新聞傳播與戲劇影視學位分委員會主席,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傳媒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成果:
在《新聞與傳播研究》《新聞大學》《現代傳播》《社會科學》《湖南大學學報》等期刊發表論文,《20年來的中國互聯網新聞政策變遷》《網路新聞工作者互聯網新聞政策變革意向調查報告》《20世紀下半葉臺灣報紙發行體制與業態》《中國報刊發行體制變遷的歷史軌跡與基本規律》《中國報刊發行體制變遷歷史的現實啟示》《美國密蘇裡大學的新聞教育理念與教學模式》《老子思想在西方世界的傳播》《老子著作與思想在阿拉伯世界的傳播》等數十篇。一些論文被《新華文摘》《中國新聞年鑒》《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和《新聞與傳播》(人大複印資料)摘要或轉載。
主持和完成國家社科基金課題“近代以來中國報刊發行體制變遷研究”、“建黨百年中國共產黨新聞政策變遷研究”;上海市社科規劃課題“中國古代報刊發行研究”、“中國共產黨新聞政策發展史”;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資助項目“中國新媒體政策演進研究”。
目前擔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案“百年中國共產黨新聞思想與實踐經驗研究”首席專家;主持華東師範大學幸福之花先導基金重大研究專項“老子思想域外傳播與接受研究”。
出版著作《中國報刊發行體制變遷研究》(中華書局2013年版),全面系統地梳理研究古代報紙和現代報刊的發行管理體制、發行業態及變遷歷程。該書榮獲教育部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
張咏
YONG VOLZ is the Roger Gafke Distinguished Faculty Fellow and is chair of the Journalism Studies faculty at the Missouri School of Journalism. She is the immediate past president of the Chinese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CCA) and is on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f the American Journalism Historians Association (AJHA). She is a former head of the History Division of the Association of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AEJMC) and served on the advisory board of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History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CAHJC). She is on several journals’ editorial boards and is a co-editor of the book series of Journalism in Perspectiv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 Volz’s research centers on journalists and their place in society and history. Working primarily in the tradition of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sociology, her research explores the formation of journalists as a distinctive occupational group, especially concerning gender, race, and the impact of social movements on the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of journalistic identity. She has examined empirical cases spanning three centuries from bo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Her published work addresses the elite formation of U.S. foreign correspondents, gender disparities among Pulitzer Prize winners, American women journalists in the post-feminist era, pioneers in U.S. journalism education and their transcultural practices, Western missionary journalists in late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and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Chinese women journalists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among other topics.
現任: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新聞系副教授、系主任
研究成果:
Selected Publications:
Yong Volz, Will Mari, Henrik Örnebring, David Park, Thomas Schmidt and Soomin Seo, “Taking a 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Journalism History,” Historiography in Mass Communication, 8, no. 4 (2022): 53-70.
Yong Volz, “Journalism as a Vocation: Liang Qichao and the Contested Ideas of Journalism, 1890s-1900s,” Global Media Journal 8, no. 2 (2021): 107-152.
Lei Guo & Yong Volz, “Toward a New Conceptualization of Journalistic Competency: An Analysis of U.S. Broadcasting Job Announcements,”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 76 no. 1 (2021): 91-110. DOI:10.1177/1077695820925306
Yong Volz, Chin-Chuan Lee, Changfeng Chen, Qiliang He, and Sei Jeong Chin,
“Internationalizing Media History: The Curious Case of China,” Historiography in Mass Communication, 6, no. 3 (2020): 39-62.
Teri Finneman & Yong Volz, “Leading the Second Wave into the Third Wave: U.S. women journalists and discursive continuity of feminism,” Feminist Media Studies 20, no. 6 (2020): 863-878. DOI: 10.1080/14680777.2019.1644658
Yong Volz & Lei Guo, “Making China Their ‘Beat’: A Collective Biography of U.S. Correspondents in China, 1900–1949,” American Journalism, 36, no. 4 (2019): 437–496. DOI: 10.1080/08821127.2019.1683406
Lei Guo & Yong Volz, “(Re)Defining Journalistic Expertise in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 Content Analysis of Job Announcements,” Journalism Practice, 13, no. 10 (2019):1294– 1315. DOI: 10.1080/17512786.2019.1588147
Yong Volz, Maurine Beasley, Bonnie Brennen, Mark Feldstein, and Teri Finneman, “Beyond Storytelling: How to Turn Oral History into Journalism History Scholarship,” Historiography in Mass Communication, 4, no. 4 (2018): 15–28.
Joy Jenkins, Yong Volz, et al. “Reconstructing Collective Professional Identity: A Case Study of a Women Journalist Association in the Post-Second Wave Feminist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Media, Culture & Society, 40, no. 4 (2018): 600–616. DOI: 10.1177/0163443717724604
Yong Volz, “Internationalizing Journalism History,” Historiography in Mass Communication, 3, no. 4 (2017): 5–15.
Joy Jenkins & Yong Volz, “Players and Contestation Mechanisms in the Journalism Field: A historical analysis of journalism awards, 1960s to 2000s,” Journalism Studies, 19, no. 7 (2018): 921–941 (online first November 2016). DOI: 10.1080/1461670X.2016.1249008
Yong Volz (Guest Editor of Special Issue), “Editor’s Note to Journalism Awards As a Site of Contention in the Field of Journalism,” 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 no. 4 (2013): 391–396. DOI: 10.1080/17544750.2013.854820
Yong Volz & Francis Lee. “What Does It Take for Women Journalists to Gain Professional Recognition? Gender Disparities among Pulitzer Prize Winners, 1917–2010,”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90, no. 2 (2013): 248–266. DOI: 10.1177/1077699013482908
Yong Volz & Francis Lee, “Who Wins the Pulitzer Prize in International Reporting? Cumulative Advantage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Journalism,” Journalism: Theory, Practice and Criticism, 14, no. 5 (2013): 587–605. DOI: 10.1177/1464884912455905
Yong Volz & Chin-Chuan Lee, “Semi-Colonialism and Journalistic Sphere of Influence: British-American Press Competition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 Journalism Studies, 12, no. 5 (2011): 559–574. DOI: 10.1080/1461670X.2010.527551
Yong Volz, Francis Lee, Ge Xiao and Xianglin Liu, “Critical Events and Reception of Foreign Culture: An Examination of Cultural Discount of Foreign-Language Films in the U.S. Before and After 9/11,”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Gazette, 72, no. 2 (2010): 131–149. (lead article) DOI: 10.1177/1748048509353865
李煜
我的研究方向為傳播史、新聞史
現任: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研究成果:
- 李煜(2013):廣播的國家認同政治功能實現的歷史源起_以建國前中國國民黨黨營廣播為例
- 李煜(2013):歷史視野下的國家與廣播
- 李煜(2016):中國廣播現代性流變-國民政府廣播研究(1928-1949年)
- 李煜(2018):傳播史視閾下晚清電報的官督商辦
李煜(2019):”媒介融合”:電視開播的技術政治意義
程麗紅
主要學術領域為清代新聞傳播史及媒介文化,發表學術論文七十餘篇,其中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6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全文轉載多篇。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專案、一般專案以及省部級專案十餘項。先後榮獲吉林省、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專案“晚清報人研究”,獲吉林省首屆社會科學基金專案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歷史學博士,現為遼寧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榮獲教育部重大人才專案獎勵計畫特聘教授(2021)、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23)、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012)、吉林省首屆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領軍教授”(2013)、遼寧特聘教授(2017)、遼寧省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2020)、遼寧省“興遼英才計畫”教學名師(2023)。兼任教育部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遼寧省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委員會委員、遼寧省第六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新聞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新聞史學會“地方新聞史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媒介批評》編委主任、《新聞與傳播研究》編委等。同時,兼任臺灣世新大學舍我紀念館協同研究員。
現任:遼寧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研究成果:
主持的主要專案
1.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案“清代新聞傳播史料整理與史料學建構”(19ZDA334),在研。
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專案:“清代新聞傳播史研究”(12BXW011),已結項。
3.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專案:“清代新聞傳播史史料學研究” (19BXW008),在研。
4.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清代新聞傳播專門史研究”(ncet-12-0243),已結項。
5.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案“中國報刊閱讀史”(16ZDA222)子課題“甲午之前報刊閱讀史”,已結項。
6.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專案:“清古代報刊研究”(2012B20),已結項。
7.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專案:“《盛京時報》研究——兼對它所反映的東北社會的考察”(2008Bwx06),已結項。
8.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專案:“晚清報人研究”(2006204),已結項。
9.遼寧省教育廳重點專案:“中國近代社會變遷與媒介融合”(WZD201705),已結項。
10.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專案:“清末媒介大融合的現代啟示”(L17BXW005),已結項。
11.遼寧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研究專案“高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體系建設研究”(2018),在研。
12.2022年遼寧省“興遼英才計畫”教學名師(2023),在研。
代表性學術成果
專著:
《清代報人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清宣講與演說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1年。
主編:
“清代新聞傳播史料叢書”第一輯《清末廣學會英文年報譯編(1888-1911)》(劉洋譯編),吉林文史出版社,2021年。
《馬克思主義新聞傳播教育理論與實踐》,遼寧大學出版社,2017年。
《馬克思主義新聞傳播教育理論與實踐》第二輯,遼寧大學出版社,2023年。
論文:
1.《“言語”文化興起與清末社會之變——以口語傳播為中心的思考》,獨立,《學術月刊》, 2017年第8期。
2.《清末媒介文化的傳統資源與精神傳承》,獨立,《社會科學戰線》,2017年第3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7年第7期全文轉載。《新華文摘》(201708)網路版全文轉載。
3.《媒介變遷與乾隆朝的社會異動》,獨立,《現代傳播》,2016年第7期。
4.《意識形態的征戰:清末官方政治傳播之困》,獨立,《現代傳播》,2015年第10期。
5.《清代傳媒文化論》,獨立,《復旦學報》,2015年第2期。《新華文摘》2015年第15期全文轉載。
6.《清初新聞管控寬嚴與社會輿論治亂之背離的啟示》,獨立,《探索與爭鳴》,2014年第12期。人大複印資料《新聞與傳播》,2015年第4期全文轉載。
7.《清代小報初探》,一作,《現代傳播》,2013年第9期。
8.《社會思潮與媒介嬗變——清末社會改革運動中的大眾傳播媒介》,獨立,《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2年第5期。《新華文摘》2013年第3期全文轉載。《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3年第3期,論點摘編。
9.《論傳媒文化在清代文化結構中的地位與作用》,獨立,《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9年第2期。《新華文摘》2009年16期全文轉載;《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9年3期論點摘編,《學術界》2009年3期論點摘編。
10.《從落拓文人到報界聞人——對晚清職業報人的群體透視》,獨立,《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年第3期。《新華文摘》2006年第17期全文轉載。
11.《筆名與時代——晚清報人筆名探析》,獨立,《社會科學戰線》,2005年第1期。《新華文摘》2005年第7期全文轉載。
12.《“肆言”與“肆權”:清末己亥“廢立”流言的形成及影響》,一作,《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1期。
13.《晚清政治運動中的廣學會——一個傳播帝國的落寞》,一作,《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1年第1期。
14.《張漢傑與“楚報案”:清廷與租界夾縫中的報人映像》,一作,《新聞記者》,2020年第4期。
15.《清末東北鼠疫流言傳播中的輿論博弈》,一作,《蘭州大學學報》,2020年第5期。
16.《李提摩太與廣學會之起死回生》,一作,《東嶽論叢》,2019年第9期。
17.《從結構到解構:“民呼”、“民籲”報案中的<大清報律>》,一作,《新聞記者》,2019年第2期。
18.《“〈警鐘日報〉案”中的輿論角力》,一作,《新聞記者》,2018年第2期。
19.《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晚清筆記創作——以王韜的筆記創作與傳播為中心》,一作,《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7年第9期。
20.《清初政治傳播研究——以“剃發令”為中心》,一作,《蘭州大學學報》,2016年第2期。
21.《論清古代報業的進化與發展》,一作,《學術論壇》,2015年第1期。
22.《清末政治變革中的海外華文報刊——基於方漢奇、穀長嶺、葉鳳美纂輯之未刊稿〈海外華文報刊表〉的考察》,一作,《學術論壇》,2015年第11期。
23.《李提摩太——報業“政論時代”的揭幕者》,獨立,《史學集刊》,2014年第6期。
24.《清代新聞傳播史研究的困境與思路》,獨立,《社會科學戰線》,2014年第7期。
25.《在矛盾中前行——追索成舍我的思想世界》,獨立,《社會科學戰線》,2013年第12期。
26.《清初京報的沉浮與小報之興衰》,獨立,《探索與爭鳴》,2013年第12期。
27.《在傳統與現代之間——中國現代報業家的自我身份認同》,獨立,《探索與爭鳴》,2010年第12期。
28.《近代日本來華民間報人的文化立場——以新聞傳播為視角的考察》,一作,《東北亞論壇》,2011年第4期。
29.《晚清時期東北報業評述》,獨立,《東北亞論壇》,2005年第5期。
30.《在國業與家業之間——晚清報人陳範評議》,獨立,《史學集刊》,2005年第2期。
31.《論〈察世俗每月統記傳〉對中國近代報業和近代社會的影響》,獨立,《史學集刊》,2000年第3期。
32.《文化侵略的工具 文化交流的媒介——論近代在華基督教傳教士報刊的文化意義》,獨立,《社會科學戰線》,2000年第6期。
33.《政論時代的驕子——對清末政治家報人的群體透視》,獨立,《長白學刊》,2007年第3期。
34.《論雍正的宣傳策略》,一作,《華夏文化論壇》,2012年第7輯。
35.《中國共產黨媒介動員體系先導框架的形成與阻礙(1920-1921)》,獨立,《當代傳播》,2023年第1期。
36.《中國共產黨早期媒介動員實踐考察——以<勞動界>出版活動為中心》,一作,《中國出版》,2022年第24期。
37.《<新聞傳播教育導論>:範式意義與史家情懷》,獨立,《中國出版》,2021年第24期。
38.《傳播學自主知識體系建構的奠基之作——<共識與秩序:中國傳播思想史>》,獨立,《中國出版》,2023年第16期。
39.《新文科語境下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獨立,《社會科學戰線》,2022年第4期。
40.《面向中國式現代化的新聞傳播教育與人才培養》,一作,《中國編輯》,2023年第4期。
41.《微信紅包媒介屬性研究——基於對傳統紅包媒介文化的認知》,一作,《新媒體與社會》,2019年第24輯。
42.《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教育之本》,獨立,《新媒體與社會》,2020年第26輯。
張曉鋒
現任南京師範大學學科建設處處長,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省網路文明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曾任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國家級一流專業(新聞學)帶頭人、江蘇省優勢學科(新聞傳播學)帶頭人、江蘇省“333工程”第二層次培養物件,全國新聞與傳播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教學名師。
現任:南京師範大學學科建設處處長、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研究成果:
- 《中國新聞法制通史·港澳臺卷》,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
- 《新聞職業精神論綱》,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2011
- 《近代江蘇廣播事業史》,江蘇人民出版社,2019
- 《江蘇新聞史》(全三卷),江蘇人民出版社,2021
侯杰
1980年,我考入南開大學歷史系,1987年碩士畢業留校任教,1992年,30歲時破格晉升副教授,為碩士生導師,2000年晉升教授,2005年擔任博士生導師。幾十年來,一直從事中國近代史、中國近代社會史、性別史等教學和研究工作,主講的《中國近代史》為天津市精品課。自己學術興趣廣泛,對報刊史、城市史、宗教史、商業史等領域涉獵較多。在學術交流與合作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學術素養和品質,曾多次到美國、加拿大、芬蘭、法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及臺灣、香港、澳門等高校和研究機構拜訪名師,擔任客座教授和交換教授,合作研究、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在50餘所高校發表演講,在香港中文大學等名校授課。以中、英、韓、俄、馬來文在海內外權威期刊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發表論文、出版學術著作,獲得海內外學術獎勵。召集各類學術會議、論壇10餘次。主持並完成各種科研20餘項,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專案《近代中國日常生活史》等。為中央電視臺1套播出文獻片《辛亥革命》主要撰稿人、中央10套播出電視專題片《一份報紙的抗戰》顧問,鳳凰衛視專題片《思變:1896——晚清外交與天津》顧問,天津電視臺《追尋長征路:範長江》、《山河記憶:長城抗戰》、《新鳳霞》、《英斂之》等主講人。
令我感動的是,在張玉法教授和呂芳上教授的力薦下,我非常榮幸地隨成露茜教授於2008年至2009年在世新大學舍我紀念館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成教授不僅特意安排我住在校園對面的樓房,省了大量的時間,而且時常來辦公室關心我的科研工作和生活,傳授新聞典範、性別與媒體等研究創見,使我對中國新聞史的研究更上一層樓。為了感謝成露茜教授、成嘉玲董事長、賴鼎銘校長的深情厚意,我不僅每日工作到淩晨,2、3點才返回駐地,而且請南開大學的學生複製了珍藏在北京的成舍我先生創辦的《世界畫報》,更大膽提出聚世新大學優勢學科之力,創辦有關新聞傳播專業學術期刊的建議,並忝列《傳播研究與實踐》學界編輯顧問之末席。返回天津之後,我準備編一套《臺灣碩士博士歷史學術文庫》,在大陸出版,為兩岸學術交流做一點實際工作。成露茜教授不僅慨然應允擔任學術顧問,並給予很多指導。
時至今日,我有幸一直擔任世新大學舍我紀念館協同研究員,繼續為提升中國新聞史研究的水準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現任: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暨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天津媽祖文化促進會會長、天津嚴修研究會創會理事長、張伯苓研究會副理事長、天津口述史研究會副會長
研究成果:
專書與資料集:
*《女性與近代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巍巍我南開精神》,南開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
*《變法圖強:近代的挑戰與革新》江蘇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香港中華書局2017年版(繁體字版)。
*《〈大公報〉與近代中國社會》,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世俗與神聖——中國民眾宗教意識》,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中國民眾意識》,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益世報中的雷鳴遠資料彙編》,主編,臺灣聞道出版社2019年版。
*《民國中國文化史要籍匯刊》,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
*《長城與抗戰》,執行主編,團結出版社2016年版。
*《天津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書系》主編,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臺灣碩士博士歷史學術文庫》,主編,第一輯,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年-2013年版。
*《清末民初社會風情——〈醒俗畫報〉精選》,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論文
*《媒介視域中的疫情防控——以1910-1911年東北鼠疫為例》,《安徽史學》2021年第4期。
*《長城抗戰與二十九軍大刀神威再審視》,《河北學刊》2020年第4期;《新華文摘》2020年第22期。
*《媒體視域中的晚清澳門社會生活——以〈點石齋畫報〉為中心的探討》,澳門《文化雜誌》總第103期,2018年。
*《日本侵華戰爭中婦女兒童生活場景的構建與呈現——以<支那戰線寫真>為例》,《婦女研究論叢》2017年第5期。
*《媒體視域中的好萊塢華裔女影星形象——以黃柳霜為例》,《南開學報》2017年第4期;黃旦、周奇主編《傳媒與社會變遷》,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21年版。
*《報刊媒體與近代中國社會——以文史資料為中心》,《文學與文化》2014年第3期;《文史學刊》第11輯,中國文史出版社2021年版。
*《視覺文化視域中的宋棐卿與“婦女國貨年”——以<方舟>雜誌為中心的考察》,《安徽大學學報》2014年第5期。
*《新聞典範的歷史構建——以<世界日報•婦女界>為中心的考察》,《華南師大學報》,2013年第3期。
*《天津青年會的兒童事業——以<大公報>為中心》, 《華南師範大學學報》2012年第5期。
*《20世紀20、30年代天津女性都市文化——以<大公報>專刊<家庭與婦女>為中心的探討》,譚少薇等主編:《性別覺醒——兩岸三地社會性別研究》,香港: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
*《報紙媒體與近代城市治理:以〈大公報〉與1917年天津水災賑濟為例》,蘇基朗主編:《中國近代城市文化的動態發展——人文空間的新視野》,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媒體•視覺•性別——以清末民初天津畫報女性生活為中心的考察》,《南開學報》2011年第2期。
*《媒體•性別•抗戰動員——以20世紀30年代〈世界日報〉副刊〈婦女界〉為中心》,《南開學報》2010年第2期;《社會發展與性別研究》,南開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中國婦女史論集》第十一集,新北市:稻鄉出版社2014年版(繁體字版)。
*《女性主體性的媒體言說 ——對〈世界日報〉專刊〈婦女界〉的解讀》,《安徽大學學報》, 2010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婦女研究》, 2010年第6期。
*《事件•文本•解讀——以民國時期“雙烈女事件”為中心》(簡體字),《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3期;《社會/文化史集刊》第一輯,臺北時英出版社2009年版(繁體字版)。
*《五四時期報紙媒體的性別表達——以北京<晨報•婦女問題>為中心的考察》,《文化視野下的近代中國》,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知識女性在近代社會轉型中的家庭角色分析——以<大公報>女編輯、記者為實例》,《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5輯,商務印書館2007年。
*《女性主體性與社會性別建構——以<大公報>專欄<家庭與婦女> 為中心》,香港《亞洲研究》第53輯2006年版。
*《近代知識女性的雙重角色:以<大公報>著名女編輯、記者為中心的考察》,《廣東社會科學》2005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05年第1期。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天津女性生活狀態解讀——以蔣逸霄<津市職業的婦女生活>系列採訪為中心的探討》,《紀念天津建城600周年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大公報>與晚清時期中國社會文化變遷》,《廣東社會科學》2003年第3期。
*《中外文化衝突與融合——以<大公報>為中心探討晚清中國社會文化的變動》,《變動期的東亞社會與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近代宣傳和提倡道教仙學的重要刊物〈揚善半月刊〉和〈仙道月報〉》,香港《道緣》第31期,2001年版。
*《晚清社會文化與民間史觀》,《清史研究》2000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01年第2期。
*《目連戲與中國民眾宗教意識》,《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2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
唐海江
唐海江,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博士,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資訊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青年學者)和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長期紮根媒介史論基礎領域,近年來以數字時代帶來的文明轉型為問題意識,積極引入媒介考古學,探索中國媒介研究的新體例和新路徑。出版著作4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等課題多項,在CSSCI期刊及海外重要期刊發表50餘篇,主編媒介與文明系列譯叢,研究成果多次獲省部級獎勵。
現任: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資訊傳播學院教授
研究成果:
著作
1.《轉向媒介:中國傳播史的探索與反思》,社科文獻出版社,2019
2.《媒介考古學:方法、路徑與意涵》譯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18
3.《清末政論報刊與民眾動員:一種政治文化的視角》,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4.《西方自由主義新聞思潮新論》,湖南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