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重點

新聞的歷史結構分析


傳統新聞史研究,多著重新聞的內容分析,尤其側重特定報人與報刊的言論,據此從事文本意識型態的解讀。但對現代新聞所浮現的歷史與社會脈絡,乃至由何種因素決定新聞的生產、流通乃至接收,並進而形塑、建構與正當化特定時期的新聞實踐與傳播體制的認識仍舊模糊。實際上,新聞不僅作為抽象的文本而存在,新聞更是物質性的社會建構,無論是印刷、電報、電話,攝影、傳真與網路通訊等技術的引入,都在不同的時間與層面上,引發新聞業在訊息採集、作業流程、價值判斷、職業實踐、專業倫理以及再現社會上的基進變革。這些再現技巧看似枝微末節,卻使新聞成為一種眾所知悉的文化類型,並形成世人對新聞主要、甚至是唯一的理解方式,不但藉此評價新聞實踐之良窳,更產生出規範性的倫理準則。為理解當前新聞事業與實踐的困境,實有必要回歸源頭考察現代新聞浮現的結構特質,並探究新聞的歷史與社會意義。

新聞的文化史


就東亞社會而言,作為新奇事物的報紙,一方面是帝國主義侵略的代價,而使報紙新聞成為主要的訊息傳播管道;另一方面,又以報紙行文明教化之實,而逐步演化出現代經濟倫理、政治意見、文化生產場域。文化上的知識人、政治上的知識份子、以及資本主義的經濟人,在多重的物質生活與各式報刊的意義生產過程中,構造出多樣的現代性圖像。傳媒技術的發明:照相術、印刷機、留聲機、攝像機,不斷地重塑人的感官世界,也改變人們對於真實或現實世界的界定。新的媒介與技術如何改變社會生活與閱讀公眾的結構?不同的新聞、雜誌、畫報、差異化的生活風格又如何形塑人們的身份與品味?從文化政治的角度來看,不同表現形式的畫報、新聞報、小報、雜誌、文學、宣傳冊,是否也回應了深層的政治無意識或特定時代的感覺結構?作為跨學科的新聞史研究,應當立足於政治經濟學的知識傳統,回應更多文化史、心態史、私生活史的研究觀點。

台灣傳播史研究


目前台灣新聞傳播史料的蒐集已有初步成果,且有大學與研究機構持續進行資深新聞工作者的口述史計畫。為避免資源重複並彼此區隔,舍我紀念館在傳統報業史與從業者之口述史外,以特定的新聞報導類型為主題(如調查報導、國際新聞、財經新聞、運動新聞、影劇新聞等),擴大累積台灣新聞報業發展的相關認識,並重新疏理台灣新聞史研究的時代意義。並且透過世新大學多元的傳播系所特色,擴展研究團隊與研究課題,逐一深化各個次領域之歷史論述,漸次發展出台灣廣播史、廣告史、公關史等本土傳播史研究成果,乃至發展為課程教案。

媒體與東亞社會的文化互動


以歷史的角度來看,民族國家與冷戰結構所造成的地緣政治侷限了學術研究的視角。但由於當代稠密的跨國流動,在區域與全球間、在文化、社會與媒體生產間,皆造成不同程度的衝擊與影響。近年來台灣學術界開始關注區域間的互動:如東亞之移民、移工、季風亞洲的貿易圈等,持續以人類學、社會學、海洋史等跨學科之方法進行探索。在深化本土的歷史經驗研究之外,舍我紀念館為擴大新聞傳播史的研究視野,以文化生產為取徑,將報紙新聞作為具體對象,分析近現代以降,東亞社會間的文化流通過程及其影響。特別是追問與探究,華文報紙作為建構華人身分社群的文化產物,如何建構某種異質的、離散的媒體場域與社會空間;華文報紙又如何重構、反饋乃至改造原生文化的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