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系校友廖堃耀訪談
不再受到聯考、指考束縛的大學生活是什麼?或許有人在進入大學前,早已確認志向努力向學;有人在四年的求學過程中,逐漸摸索出興趣;也有人藉由豐富的社團生活,探詢可能的自我。畢業於世新大學法律系的廖堃耀,在參與世新啦啦隊後,不但磨練也了解自我的特質,走出不同於多數致力於司法官特考、國考等法律系畢業生的人生道路。所以選擇世新法律系,年輕時的廖堃耀和許多懵懂的高中畢業生一樣,是因為分數落點接近,加上親友正就讀世新廣電系的良好印象,而選擇進入世新。
但到入學後,廖堃耀才發現課程與想像中的不同。四年的法律系時常是坐在最後一排打瞌睡,考試前向同學商借筆記,臨時抱佛腳,生吞活剝地死背硬記地低空飛過。雖然對法律系的課程不感興趣,但大一時卻被校慶運動會,各系組成啦啦隊彼此競爭的氛圍所吸引。來自南投的廖堃耀,在高中時就接觸過啦啦隊,但那時只會簡單的動作,與後來在世新所投入的競技啦啦隊截然不同。由於各系在校慶運動會上比拼啦啦隊已是世新的傳統,在法律系學會學長的傳承介紹下,邀請輔大體育系的學生指導啦啦隊動作,並且盡可能地找尋市面上所有關於競技啦啦隊的光碟片,從中模仿學習動作。
當時世新剛成立競技啦啦隊,開始招收體保生就讀。與這些從高中就已經熟練啦啦隊基本動作,且有其他肌耐力、肢體動作訓練的體保生不同,廖堃耀只是因為興趣使然而投入啦啦隊,參與正式的校隊後,必須花更多時間跟上這些已有基礎的同學隊員。在大專盃賽事開始前,廖堃耀只記得幾乎每天就是不斷地練習,重複相同的動作,不但要練到好,所有動作更要絲毫不差。回憶起當年練習的狀況,廖堃耀提到競技啦啦隊在臺灣剛盛行時,一般都是女生站上中上層,廖堃耀是少數站上中上層的男啦啦隊員。
因為這些動作需要有基礎的肌力才能站穩,教練所編排的動作是讓廖堃耀由兩位男隊員由底下翻抬而上。練習前,教練先教導的是保護動作,不但告知一旦站不穩、掉了下來,下頭的隊員該如何接住隊員,也不斷告訴隊員要彼此保護,不能閃躲。許多高難度動作,開始練習時心中其實充滿著恐懼,但競技啦啦隊不但是團體運動,特色更是彼此支援。練習時總是以兩三人為一組,不但熟練技巧、動作,也保護彼此。就是在這些不同的組合動作、團體搭配後,隊員間不但培養出深刻的默契,也建立起不可磨滅的情感。
廖堃耀說在上大學前總覺得自己只是個平凡人,唸得不是高中名校、成績普通,課業之外也無特殊表現。但加入世新啦啦隊後,由於教練對所有的訓練與動作的完美要求,儘管當下埋怨,但也逐漸磨練出自我要求的性格,以及日後出社會求職時不可或缺的抗壓性。而且競技啦啦隊是團體競賽,每個人在團隊中的角色都不一樣,能力再強也只能做一個動作。而且必須彼此搭配,共同一致地完成。所以,競技啦啦隊不是一個人的比賽,而是一群人的合作。今天會因為個人的疏忽、失誤而讓團體落敗,每個人一樣重要,不可能獨善其身。競技啦啦隊的經驗,讓廖堃耀格外地體會到團隊合作的力量與重要。
由於世新競技啦啦隊在外有著響亮的名聲,在世新唸書時也有不少商業演出的機會。廖堃耀說那段練習、比賽、演出的時間,是他在世新最開心也最寶貴的回憶。但回歸現實,臺灣在競技啦啦隊的環境、賽事上有成長,但無法職業化,商業需求不穩定,更遑論成為一門值得穩定投入的工作。退伍前夕,廖堃耀徬徨的思索著自己的未來,心中自問,沒有背景的南投小孩如何出人頭地。因緣際會下投入了房地產仲介的工作。16年來,歷經許多不為人知的辛酸,讓他從基層的業務員,歷經店長、加盟主到自創房仲品牌。許多競技啦啦隊的動作,已經隨著年紀漸長而不再能夠揮灑自如,但正是靠著世新時參與啦啦隊社團與校隊所培養出來的抗壓性,以及重視團隊合作的精神,讓廖堃耀得以在競爭激烈的房仲市場佔有一席之地。